过盱眙

海海无波塞不尘,题诗因得吊遗民。
山河信美今戎索,耆老虽存亦外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经过盱眙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国山河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首句"海海无波塞不尘"用平静的海面和没有战尘的边塞,暗示表面上的太平景象。但这种平静可能只是表象,暗含作者对现实的观察。

第二句"题诗因得吊遗民"说明作者写诗是为了悼念那些留在故土的百姓。这里的"遗民"指前朝留下的百姓,透露出作者对故国子民的牵挂。

第三句"山河信美今戎索"转折明显:虽然山河依旧壮丽,但如今已被异族统治。"戎索"指外族的统治,表达了物是人非的伤感。

最后一句"耆老虽存亦外臣"进一步深化这种悲哀:即使年长的故人还在世,他们也成了异国的臣民。这里的"外臣"二字充满无奈,暗示了身份认同的困境。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美丽的山河与残酷的现实并置,语言平实却情感深沉。作者没有直接抒发亡国之痛,而是通过描写景物和百姓处境,含蓄地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反而让情感显得更加真实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