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雀

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
本与鹪鹩群,不随凤凰族。
提携四黄口,饮乳未尝足。
食君糠秕馀,尝恐乌鸢逐。
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
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

译文及注释

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
嗷嗷待哺的空城雀,生计是多么的戚促啊!

本与鹪(jiāo)(liáo)群,不随凤凰族。
本与鹪鹩为群,不随凤凰之类逐飞。
鹪鹩:鸟名,似黄雀而小。

提携四黄口,饮乳未尝足。
提携、哺育着四只雏鸟,饮乳常常不足。
黄口:雏鸟。

食君糠(kāng)秕馀,尝恐乌鸢(yuān)逐。
吃人间的秕糠的时候,常常畏惧乌鸢来抢逐。
鸢:鹰类的猛禽。

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sù)
以涉太行险为耻,羞于相随着覆车粟而飞往食之。
覆车粟:这里运用的是典故。

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
天命自有定数,安守着自己的职分,不得不屡屡断绝自己这小小的欲望。
分:名分,职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嗷嗷待哺的空城雀,生计是多么的戚促啊!本与鹪鹩为群,不随凤凰之类逐飞。提携、哺育着四只雏鸟,饮乳常常不足。吃人间的秕糠的时候,常常畏惧乌鸢来抢逐。以涉太行险为耻,羞于相随着覆车粟而飞往食之。天命自有定数,安守着自己的职分,不得不屡屡断绝自己这小小的欲望。

注释
鹪鹩:鸟名,似黄雀而小。
黄口:雏鸟。
鸢:鹰类的猛禽。
覆车粟:这里运用的是典故。
分:名分,职分。

简析

《空城雀》,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是自己志向不得伸展,又不想屈节钻营,只能过着悲苦日子的愤懑与无奈之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一只小麻雀的视角,道出了普通人在乱世中艰难求生的处境。

诗中的麻雀生活在空荡荡的城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它本来和一群小鸟一起生活,不是什么高贵的凤凰。要养活四个小崽子,连奶水都不够喝。吃的是主人剩下的糠秕(粗糙的粮食),还总担心被老鹰抓走。它不敢去危险的地方(太行山),也不屑去翻找别人翻车洒落的粮食(指不占便宜)。它认命,知道自己的本分,所以克制自己的欲望。

这首诗的精髓在于: 1. 小人物的生存智慧:麻雀代表普通老百姓,在乱世中小心翼翼地活着,不惹事,不贪心,只求平安。 2. 无奈的认命:它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虽然日子苦,但至少能活下去。 3. 对比讽刺:凤凰象征权贵,而麻雀甘于平凡,其实暗含了对社会不公的讽刺——普通人再努力,也难逃卑微的命运。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的动物寓言,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在艰难的环境中,守住本分、知足常乐,或许是最现实的生存之道。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