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词 其一

太极分高厚,轻清上属天。
人能修至道,身乃作真仙。
行溢三千数,时丁四万年。
丹台开宝笈,金口为流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步虚词 其一》用简单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道家修炼成仙的理想。我们可以分几个层面来理解:

1. 宇宙观的开篇 诗开头用"太极分天地"的比喻,说世界原本是一团混沌(太极),后来分化成清浊两部分——轻盈清澈的上升为天,厚重浑浊的下沉为地。这就像把一杯混着泥沙的水静置后自然分层的过程,非常直观。

2. 修炼的核心思想 诗人提出"人通过修行可以成仙"的观点,就像现代人通过持续锻炼能获得健康体魄一样。但这里追求的不是肉体强壮,而是精神超脱,达到"真仙"境界——一种永恒自在的存在状态。

3. 时间的壮阔尺度 "三千""四万年"这些大数字不是实指,而是为了表现修仙之路的漫长艰辛。就像我们现在说"万里长征"表示困难重重,古人用夸张的时间概念强调修行需要极大毅力。

4. 经典的权威性 最后两句提到"丹台宝笈"(修仙秘籍)和"金口流传"(圣人亲授),相当于现代说"权威教科书"和"名师真传"。这说明修仙需要系统学习,不是自己瞎琢磨就能成功的。

全诗用煮水沉淀、体育锻炼、学习考证等生活化比喻,把抽象的修仙思想说得通俗易懂。核心是表达:只要坚持正道修行,普通人也能超越凡俗。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正是这首诗的永恒魅力。

赵佶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