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 题师曾画石帚词册子 和清真韵

素豪曾托。湘冥情弄笔,古思绵藐。问画里、何许江南,尽烟送暝寒,黛舒春薄。

石帚重来,画能语、慰人离索。等残山剩水,甚处买园,理料花药。

予怀喻君未若。又波鲸舍鵩,清徵酸角。漫说词客凄凉,只天水无情,梦也荒却。

怨墨相思,怎寄语、灯前红萼。正春来、忆人念往,泪痕暗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欣赏朋友画作后有感而发,借画抒怀的深情之作。全词以"画"为线索,贯穿了三种动人情感:

1. 艺术共鸣的温暖 开篇描写朋友用画笔勾勒江南烟雨,黛色山水,这些画面让作者联想到南宋词人姜夔(号石帚)的风格。画作仿佛能说话,慰藉了作者孤独的心。就像现代人看到朋友分享的摄影作品,突然被触动心弦的感觉。

2. 知音难觅的惆怅 中间部分流露复杂心绪:虽然想通过艺术与朋友心灵相通,但就像巨大的鲸鱼无法理解小鸟,高雅的音乐也会变得酸涩。暗示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也难以完全理解彼此内心深处的孤独。这种感受类似今天我们在社交网络点赞无数,却依然感到无人真正懂自己的时刻。

3. 时光流逝的感伤 结尾处春光明媚反而勾起思念,灯下想写信倾诉,却不知如何下笔,只能暗自落泪。这种"越美好越伤感"的情绪,就像我们翻看老照片时,笑着笑着就湿了眼眶的体验。

全词妙在将看画的体验、友情的温度、人生的感慨完美交融。画中的江南烟雨成为情感载体,朋友笔下的黛色山水映照着内心的波澜,最终都化作春天里无声滑落的泪滴。这种借艺术表达人生况味的手法,至今仍能引发强烈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