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馆

石甗峰前绿草肥,菟丝挟雨上梧枝。
天台道士投龙去,少白山人相鹤归。
苜蓿带茸初映日,雕胡落釜半成糜。
石楠花落无人扫,谁卧水阴歌采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隐居生活的闲适画面,充满了自然野趣和隐逸情怀。

开篇"石甗峰前绿草肥"用"肥"字形容茂盛的青草,立刻让人感受到山间蓬勃的生命力。"菟丝挟雨上梧枝"中,柔软的菟丝草借着雨水攀爬梧桐树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微妙的共生关系。

中间四句通过四个典型场景勾勒隐士生活:天台道士投龙(一种道教仪式)、少白山人相鹤(观察鹤的姿态)、苜蓿新芽映着朝阳、雕胡米在锅中煮得半熟。这些画面既有道教的神秘色彩,又有日常生活的烟火气,动静结合。

结尾"石楠花落无人扫"与"谁卧水阴歌采嶶"形成巧妙呼应。落花不扫的随意,与水边吟唱《采薇》的闲适,共同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用《诗经·采薇》的典故,既点明隐士身份,又给全诗增添了一份古朴的韵味。

全诗就像一组精心剪辑的山居纪录片,通过草木、道士、炊烟、落花等意象的蒙太奇组合,让读者感受到远离喧嚣的宁静之美。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每个画面都渗透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