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饯梦

引明光旧曲,教唤醒、劫外春山一幅。
清风过修竹。
认沧江斜照,汀洲新绿。
琴筝断续。
对绮霞、聊慰倦目。
审萧闲杖履,呼鸟看花,抱此幽独。
却念骚魂远去,蕙怨兰愁,几番歌哭。
襟期未卜。
思环佩,渺尘躅。
奈重阑瞰罢,人天难问,寒云何翳秀木。
剩冰怀浸月,犹款九秋露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日黄昏场景,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画面之美:开篇像打开一幅古画,用"明光旧曲"唤醒记忆中的春山景色。随后镜头转到现实:清风穿过竹林,夕阳映红江面,新绿的沙洲上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秋日画卷。

2. 心境表达:作者在美景中展现两种矛盾心态。一方面享受闲适生活——拄杖观花、听鸟鸣叫;另一方面又忍不住想起屈原式的愁绪,用"蕙怨兰愁"暗示自己也有类似古代文人的怀才不遇之感。

3. 深层思考:后半段转向哲理思索。作者望着天空云遮秀木的景象,发出"人天难问"的感叹,体现对命运无常的困惑。但最终以"冰怀浸月"作结,表明自己仍要保持如月光般澄澈的心境,像秋菊一样坚守高洁品格。

全词最动人的是将眼前景、心中情和人生思考自然融合。看似在写景,实则通过"琴声断续""云遮秀木"等意象,婉转表达了对理想难实现的惆怅,以及坚守初心的决心。这种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