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五 思隐
寄语青山,为我筑、数椽茅舍。
更计较、凿斯池也,衡门之下。
屋后十弓放笋竹,墙边五亩栽桑柘。
还留些、隙地种梅花,依台榭。
北海钓,南山射。
东墅弈,西园画。
有邻翁来往,鸡豚春社。
笑问老妻能去否,蒿簪藜杖归休罢。
但囊中、尚乏买山钱,从天借。
更计较、凿斯池也,衡门之下。
屋后十弓放笋竹,墙边五亩栽桑柘。
还留些、隙地种梅花,依台榭。
北海钓,南山射。
东墅弈,西园画。
有邻翁来往,鸡豚春社。
笑问老妻能去否,蒿簪藜杖归休罢。
但囊中、尚乏买山钱,从天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满江红》用大白话描绘了一个古代文人的田园梦想,字里行间都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开篇就很有意思,作者直接对青山喊话:"给我搭几间茅草房吧!"这种拟人化的写法让自然变得亲切。接着他认真规划起理想家园:要在门前挖个小池塘,屋后种一片竹林,墙边留五亩地种桑树(养蚕用),还要特意空块地种梅花,方便赏花。这些细节透露着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既要实用(桑柘可养蚕),又要风雅(梅花点缀)。
中段用四个短句勾勒出理想生活状态:像东汉隐士严光一样钓鱼,像陶渊明一样悠然射箭,在东边别墅下棋,在西边花园作画。最生动的是邻里画面:和村里老人一起参加春社聚会,吃着土鸡猪肉,笑着问老伴"咱们搬去住好不好"。这些场景充满烟火气,完全不是高高在上的文人做派。
结尾来了个现实转折:虽然想得美,但口袋里连买山的钱都没有,只能开玩笑说"找老天爷借吧"。这种自嘲让整首词更接地气,把文人理想与现实窘境的矛盾用幽默方式化解了。
全词妙在三点:一是用盖房种地的具体计划代替空谈隐逸;二是把文人雅趣(赏梅下棋)和农家乐(养鸡种桑)自然融合;三是最后抖个"没钱"的包袱,让人会心一笑。这种既有诗意又接地气的表达,让现代人也能共鸣——谁没做过"财富自由后归隐田园"的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