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早蝉歌

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
乍悲鸣兮欲长。犹嘶涩兮多断。风萧萧兮转清,
韵嘒嘒兮初成。依婆娑之古树,思辽落之荒城。
闲院支颐,深林倚策,犹惆怅而无语,鬓星星而已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以蝉鸣为主题的诗歌,通过描绘蝉在特定时刻的鸣叫,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季节更迭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分析:

1. 诗歌开头,“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描述了夕阳下蝉的鸣叫,以及那鸣声与夏日云彩的和谐。这里的“夕曛”就是夕阳,“夏云”则是夏日的云彩,诗人用这两个词营造出一种夏日傍晚的氛围。

2. “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白天逐渐变短,秋天的意味越来越浓,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无情。

3. “乍悲鸣兮欲长,犹嘶涩兮多断。”这里,诗人描绘了蝉的鸣叫声。蝉的叫声突然响起,像是悲鸣,想要持续很久,但又嘶哑而断断续续。这种描述非常生动,让人仿佛听到了蝉的声音。

4. “风萧萧兮转清,韵嘒嘒兮初成。”风的声音清晰起来,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感觉。而“韵嘒嘒”可能是指蝉鸣的声音和其他声音混合后形成的独特旋律。

5. “依婆娑之古树,思辽落之荒城。”诗人借助古树和荒城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遐想。

6. “闲院支颐,深林倚策。”描述了诗人在院子里悠闲地思考,或者在深林中倚靠着什么休息。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7. “犹惆怅而无语,鬓星星而已白。”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虽然感到惆怅,但无法言说,只能看着头发逐渐变白。这里,“鬓星星而已白”形象地描绘了时间流逝的痕迹。

整首诗通过描绘蝉鸣、自然风光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季节更迭、时间流转带来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语言优美且富有意境,让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惆怅。

耿湋

耿湋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洪源,河东(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