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汉月

红杏一枝遥见。凝露粉愁香怨。吹开吹谢任春风,恨流莺、不能拘管。曲池连夜雨,绿水上、碎红千片。直拟移来向深院。任凋零、不孤双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春天里一枝红杏的命运,用花开花落比喻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上片(前四句): 开头用"红杏一枝遥见"直接点题,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突出孤独的红杏。花朵上沾着露水,像在哭泣发愁,香气里都带着哀怨。这里把花拟人化了,其实写的是看花人的心情。后两句说春风随意吹开花朵又吹落它们,连爱吵闹的黄莺都管不住——暗指人对自然规律的无力掌控。

下片(后四句): 场景转到雨后池塘,花瓣像无数红色碎片漂在水面,触目惊心。词人突发奇想:要是能把花树移植到深院里保护起来多好,就算最终凋零,至少不会让我看着这么心疼。这里"不孤双眼"很妙,既说不想让花孤单飘零,也暗示自己不忍心看这场景的孤独感。

全词用红杏的遭遇,写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痛惜。最打动人心的,是词人明知自然规律不可违抗(春风不管、雨水无情),却仍想用"移栽深院"这种天真想法来挽留美好的执念。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温柔,正是整首词最动人的地方。

杜安世

杜安世,生卒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字寿域,(一作名寿 ,字安世)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谓“京兆杜安世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列于张先后、欧阳修前。黄升《花庵词选》云:字安世,名寿域。有陆贻典校本《杜寿域词》。与《四库总目提要》卷200,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慢词作家,亦能自度新曲。《四库总目》传于世。有《寿域词》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