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峡图

萧萧十二峰前路,月落猿啼霜外树。
半夜谁家上水船,竹枝歌入瞿塘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没问题,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词。

这首诗是描绘山峡之景的,让我们一步步地深入了解。

首先,诗的开篇“萧萧十二峰前路”,这里的“十二峰”可能是指山峡中的十二座主要山峰。“前路”表示前方的路程,结合“萧萧”这个词,给人一种山峰连绵,风声瑟瑟的感觉,仿佛行走在这山峡之中,能听见强烈的风声。

接着,“月落猿啼霜外树”,这句话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亮已经落下,猿猴在霜冻的树上啼叫。这里用了“月落”和“猿啼”来描绘出夜晚的静谧和生机,使得山峡的夜晚景象更为生动。

然后,“半夜谁家上水船”,这句话像是在询问,半夜了,是谁家的船在江上行驶呢?给人一种宁静中的动感,也让人想象到山峡地区的日常生活。

最后一句“竹枝歌入瞿塘去”,这里的“竹枝歌”可能是指当地的一种歌曲或者民谣。“瞿塘”可能是指瞿塘峡,是三峡之一。这句诗的意思可能是说,伴着歌声的船进入了瞿塘峡,继续它的旅程。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峡的夜晚景象,展现了山峡地区的宁静、生机和日常生活。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敬畏之情。无论是风声、猿啼,还是船行的水声和歌声,都让人深深感受到山峡的魅力。

希望这样的解释,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滕斌

滕斌(1308—1323),一作滕宾,字玉霄。黄冈(今属湖北省)人。主要活动于元武宗至大至英宗至治年间(一三○八-- 一三二三)。 至大年间任翰休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为道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