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名 闺怨词

苦汝临期话别,与君挽手叮咛。归期誓约十馀朝,去后又经三四月,鱼沉雁杳,空倚著六曲阑干。

凤只鸾孤,谩独宿半床衾枕。欲寄花牌传密意,奈无黄耳堪凭。

待修锦字诉离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失调名·闺怨词》用直白如话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爱人远行后的孤独与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上片以回忆开篇:女子记得分别时两人执手叮咛的场景,当时约定十几天就回来,可转眼已过去三四个月。这里用具体数字("十馀朝"与"三四月")形成强烈对比,突出等待的煎熬。"鱼沉雁杳"是古代比喻音讯全无的常用说法,就像鱼儿沉底、大雁无踪,她只能徒劳地倚着栏杆眺望。

下片转入当下生活:曾经双宿双飞的凤凰鸾鸟,如今只剩她一人,连睡觉都只能占据半边床。"半床衾枕"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让人直观感受到被窝空了一半的寂寞。她想写信倾诉思念,却苦于没有可靠的送信人("黄耳"是晋代名犬代指信使),只能把满腹心事继续憋在心里。

全词最妙处在于用日常细节说深情:数着日子等归期、倚栏远望、独睡半床、想写信又没法寄...这些生活化的场景让古代女子的思念变得具体可感。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听邻家姐姐诉说心事,反而更能引发共鸣。直到今天,异地恋中的人依然会对着手机等待消息、留着对方枕头、编辑了信息又删除——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正是这首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朱希真

宋人,小字秋娘。建康朱将仕女。年十六,嫁同邑商人徐必用。后必用久客不归,希真作闺怨词,有名于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