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节忤
少日爱花螽趯趯,老去冻蚕已休织。水村山郭一枝晓,忽到窗前三叹息。
年年雪里自作春,摇手东皇不相识。衣冠古岸绮季至,介胄嶙峋亚夫色。
从来魏徵真妩媚,要是广平终铁石。月香水影儿女语,千古诗肠描不得。
笑冯与可幻竹君,相对无言面深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冬天为背景,通过对比年轻与老年的心境变化,展现了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
开头两句写年轻时爱花爱热闹(“少日爱花螽趯趯”),但年老后却像冻僵的蚕一样不再活跃(“老去冻蚕已休织”)。随后,诗人看到窗外一枝早开的梅花,不禁感慨万千——梅花年年独自在雪中绽放(“年年雪里自作春”),仿佛不需要春天的眷顾,这种孤傲坚韧的姿态让诗人深受触动。
诗中用历史人物来比喻梅花的精神: - “衣冠古岸绮季至”可能指隐士的高洁; - “介胄嶙峋亚夫色”则用汉代名将周亚夫的刚毅形容梅花的挺拔; - “魏徵真妩媚”是说唐代名臣魏徵外表严肃但内心真诚; - “广平终铁石”则指唐代宰相宋璟(封广平郡公)性格刚直,却写出柔美的《梅花赋》,说明刚硬的外表下也有细腻情怀。
最后,诗人调侃画家冯与可(宋代画竹名家)只能画出竹子的形态,却无法真正表现梅花的灵魂。梅花的高洁超越了语言和艺术的表达,只能默默相对,感受它的深意。
核心思想: 这首诗赞美梅花在严寒中独立绽放的精神,并借此比喻人应如梅花一样,无论年轻还是年老,都要保持内心的坚韧与高洁。真正的品格超越外在形象,是艺术难以完全描绘的。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