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纶鱼罗尾,鸣镞雉摧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古代狩猎场景,用简洁的画面传递出力量与精准的美感。

前句"纖纶鱼罗尾"像电影特写:钓鱼人轻轻一扯纤细的丝线,鱼儿瞬间被拉出水面,鱼尾拍打罗网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这里用钓鱼的轻巧反衬出猎人的老练——看似轻松的动作背后是多年练就的精准控制。

后句"鸣镞雉摧班"突然转入动态镜头:响箭破空之声未落,羽毛华丽的野鸡已应声坠落。箭鸣与坠鸟形成声音接力,让人仿佛听见"嗖——啪"的连贯声响。野鸡斑斓羽毛(班通"斑")在空中散落的画面,与前半句的鱼尾挣扎形成蒙太奇般的切换。

两句话通过"柔丝制鱼"和"利箭猎雉"的对比,展现了古人狩猎的两种智慧:以柔克刚的耐心和一击必杀的果决。就像现代人同时欣赏钓鱼的禅意和射击的爽快,诗中动静相宜的节奏让读者既能感受静谧的等待,又能体验刹那的爆发。这种将对立美感熔于一炉的手法,正是古典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处。

齐唐

(987—1074)越州会稽人,字祖之。齐廓弟。仁宗天圣八年进士。两应制科秘阁皆首选,两对策皆在第一。言论切直,遭排去。后以著作佐郎知富阳,改南雄州签判。会交趾进麒麟,唐据史传非之,众服其博识。以职方员外郎致仕,筑庐于少微山以居。有《学苑精英》、《少微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