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

皇皇帝祜,诞隆骏命。
四祖正家,天禄保定。
睿哲惟晋,世有明圣。
如彼日月,万景攸正。(一章)
巍巍明圣,道隆自天。
则明分爽,观象洞玄。
陵风叶极,绝辉照渊。
肃雍往播,福禄来臻。(二章)
在昔奸臣,称乱紫微。
神风潜骇,有赫兹威。
灵旗树旆,如电斯挥。
致天子届,于河之沂。
有命冉集,皇舆凯归。(三章)
颓纲既振,品物咸秩。
神道见素,遗华反质。
辰晷重光,协风应律。
函夏无尘,海外有谧。(四章)
芒芒宇宙,天地交泰。
王在华堂,式宴嘉会。
玄晖峻朗,翠云崇蔼。
冕弁振缨,藻服垂带。(五章)
祁祁臣僚,有来雍雍。
薄言载考,承颜下风。
俯觌嘉客,仰瞻玉容。
施己唯约,于礼斯丰。
天锡难老,如岳之崇⑴。(六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西晋时期陆机为庆祝大将军宴会而作的颂诗,用华丽铺陈的笔法歌颂晋朝的兴盛和君臣和谐的场景。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结构布局 全诗像一部恢宏的史诗剧,共六章层层递进: 1-2章是"序幕",用日月星辰比喻晋朝天命所归 3-4章是"冲突与胜利",讲述平定叛乱重振朝纲 5-6章是"欢庆场面",描绘宴会中华服美玉的盛况

二、核心意象 诗人善用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作比: - 用"日月万景"比喻晋室如太阳般统领万物 - "陵风叶极"形容国运如乘风直上九霄 - "翠云崇蔼"描绘宴会现场祥云缭绕的仙境感 这些比喻让抽象的政治概念变得可视可感。

三、时代密码 诗中暗含西晋初年的政治背景: "奸臣称乱"影射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 "灵旗树旆"暗指司马家族平定叛乱的武功 "冕弁振缨"展现士族门阀的奢华服饰 通过宴会场景的描写,实际是在塑造新政权的正统形象。

最动人的是第六章的宴会细节:大臣们恭敬却不失风度的举止("俯觌嘉客,仰瞻玉容"),主宾间有礼有节的互动("施己唯约,于礼斯丰"),这些生动描写让庄严的颂诗有了人间烟火气。诗人用"如岳之崇"的比喻,巧妙地把政治祝福转化为具象的山岳形象,使祝愿显得既庄重又亲切。

陆云

陆云(262年-303年),字士龙,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官员、文学家,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陆云少聪颖,六岁即能文,被荐举时才十六岁。后陆云任吴王司马晏的郎中令,直言敢谏,经常批评吴王弊政,颇受司马晏礼遇,先后曾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清河内史等职。陆机死于“八王之乱”而被夷三族后,陆云也为之牵连入狱。尽管许多人上疏司马颖请求不要株连陆云,但他最终还是遇害了。时年四十二岁,无子,生有二女。由门生故吏迎葬于清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