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吉父登第二首

几载英名表一乡,今年仙籍始浮香。
恩隆云汉颁宸翰,燕赐韶钧出教坊。
父子同登尤炜煜,诗骚为贶转铿锵。
愿言努力酬天造,勉使吾君冠百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父子同时金榜题名的荣耀场景,展现了古代科举成功的喜悦和对皇恩的感激。

开头四句像电影镜头般展开:这位才子多年来在乡里享有盛名,今年终于考取功名("仙籍"指进士名册)。皇帝亲自颁发诏书嘉奖("宸翰"指御笔),教坊司奏响皇家音乐设宴庆贺——通过"云汉""韶钧"等宏大意象,让人感受到皇恩如天穹般浩荡。

中间两句聚焦独特亮点:父子同时登科("炜煜"形容光彩夺目),更难得的是用诗歌作为赠礼("诗骚"代指高雅诗文),字句铿锵有力。这里通过"父子同登"的特殊荣耀和诗文唱和的雅致,超越了普通中举的喜悦。

最后两句转向对未来的期许:诗人勉励对方要继续努力报答天恩("天造"指皇恩),辅佐君王成为千古明君。这里将个人荣耀升华到为国效力的高度,体现了古代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理想。

全诗用"浮香""韶钧"等感官化的词让荣耀变得可闻可感,通过"父子同登"的细节打破常规歌功颂德的套路,最后落脚在报效国家的志向,既有金榜题名的世俗欢喜,又展现了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

袁燮

(1144—1224)庆元府鄞县人,字和叔,号絜斋。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八年进士。调江阴尉。浙西大饥,前往赈恤有方。宁宗即位,为太学正。庆元党禁起,以论去。召为都官郎官,迁司封郎官、国子祭酒。后为礼部侍郎。与丞相史弥远争议和事,被劾罢。起知温州,进直学士。卒谥正献。有《絜斋集》、《絜斋家塾书钞》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