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同青门雪航以宁允恭叔度宴集秋水阁即事限韵

凭高风物欲凌秋,门外平湖碧似油。
暝色已归鸦背外,斜阳犹恋柳梢头。
疏疏远岫屏间画,点点轻帆镜里鸥。
不尽萧条东涧水,至今呜咽为谁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夏末秋初的傍晚景色,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感。

前两句写登高远眺的感受:站在高处,夏末的风物已带初秋的凉意,门外平静的湖面像抹了油般碧绿光滑。这里用"凌秋"暗示季节交替,"碧似油"的比喻让湖面质感跃然纸上。

中间四句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捕捉黄昏光影:暮色已爬上乌鸦的翅膀,但夕阳还依依不舍地挂在柳枝上。远处山峦像屏风上的淡墨画,湖面白帆点点,鸥鸟如同镜子里的倒影。诗人用"鸦背外""柳梢头"这样精巧的视角,把黄昏的光影变化写得灵动鲜活。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东边山涧的流水声呜咽不停,像是在为谁伤心哭泣?这里用流水声给静谧的画面注入情感,让整首诗从写景升华到抒情,引发读者对时光流逝、人生际遇的思考。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动画,先由远及近展示大场景,再聚焦黄昏细节,最后用流水声收尾,留下悠长余韵。诗人对光影的捕捉尤其精妙,把夏秋之交那种转瞬即逝的美定格在诗句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