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春沪上行赠温泽远师弟①(2000.4.3)
温公廊庙具,气宇最轩昂。
辽海青春好,申城岁月忙。
小白长红女,飘作澳洲香。
青浦年年柳,长亭岁岁霜。
浩荡孤鸿志,江畔独彷徨。
幸有数编书,夜夜慰衷肠。
南园旦复旦,师友觞复觞。
论道常写意,清歌总绕梁。
苏州觅书苦,饥渴坐路旁。
大言今古事,小店乞清汤。
心富乾坤大,囊羞雅趣长。
沧桑惜日月,我辈重文章。
人间忽如梦,樽酒细细尝。
且将千种意,聊寄小白杨。
辽海青春好,申城岁月忙。
小白长红女,飘作澳洲香。
青浦年年柳,长亭岁岁霜。
浩荡孤鸿志,江畔独彷徨。
幸有数编书,夜夜慰衷肠。
南园旦复旦,师友觞复觞。
论道常写意,清歌总绕梁。
苏州觅书苦,饥渴坐路旁。
大言今古事,小店乞清汤。
心富乾坤大,囊羞雅趣长。
沧桑惜日月,我辈重文章。
人间忽如梦,樽酒细细尝。
且将千种意,聊寄小白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师弟温泽远在上海的青春岁月,充满了对友情、理想和生活的感慨。
1. 人物形象 开篇用“廊庙具”(形容温泽远有栋梁之才)、“气宇轩昂”刻画师弟的才华与风度,随后通过“青春好”“岁月忙”展现两人在辽海(可能指北方)和上海打拼的活力与忙碌。
2. 生活片段 诗中穿插许多生动细节: - “小白长红女,飘作澳洲香”可能暗指身边女性友人远赴澳洲,留下淡淡怅惘。 - “青浦年年柳,长亭岁岁霜”用上海青浦的柳树和长亭的霜,象征时间流逝与离别常态。 - “苏州觅书苦,饥渴坐路旁”写他们为买书奔波,甚至饿着肚子在小店讨汤喝,体现清贫却执着的精神。
3. 理想与孤独 “浩荡孤鸿志,江畔独彷徨”道出心怀大志却孤独迷茫的状态,而“数编书”成为夜晚的慰藉,凸显文人以知识为寄托的特点。
4. 友情与欢聚 “南园旦复旦,师友觞复觞”回忆与师友在南园(可能指校园)饮酒畅谈的快乐;“论道常写意,清歌总绕梁”则表现他们高谈阔论、纵情高歌的洒脱。
5. 豁达与寄托 结尾“心富乾坤大,囊羞雅趣长”强调内心丰盈胜过物质匮乏;“樽酒细细尝”以品酒喻人生,而“聊寄小白杨”将情感寄托于平凡事物,显得真挚而洒脱。
全诗精髓: 通过零碎的生活场景,诗人传递出对青春、理想和友情的珍视。尽管有漂泊的孤独、物质的困窘,但精神的富足和同行的情谊让这段岁月熠熠生辉。语言质朴却画面感强,让读者感受到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热血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