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离主

出入朱门四五年,为知人意得人怜。
近缘咬着亲知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一只狗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信任与背叛的伤感故事。

前两句写狗狗曾经的风光:它在富贵人家(朱门)生活了四五年,因为善解人意而备受宠爱。"出入朱门"四个字就让人联想到它跟着主人进出豪宅的得意模样。

后两句突然转折:最近因为咬了主人的亲友(亲知客),就被剥夺了在红丝毯上睡觉的特权。这里的"红丝毯"象征着优渥的生活条件,也暗示着狗狗从受宠到失宠的巨大落差。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这种强烈的对比:前半段是"得人怜"的温馨,后半段是"不得眠"的凄凉。通过狗狗的遭遇,诗人其实在隐喻人情冷暖——再深的感情也可能因为一次过失就荡然无存。最后那个"不得红丝毯上眠"的画面特别有冲击力,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被抛弃的心酸。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最日常的宠物故事,道出了人际关系中最残酷的真相:宠爱往往是有条件的,一旦触犯底线,往日的温情就可能瞬间消失。

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