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喻诗

一喻以喻空,空必待此喻。
借言以会意,意尽无会处。
既得出长罗,住此无所住。
若能映斯照,万象无来去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通过十个比喻来阐述一种哲学或宗教思想,表达了一种超脱一切束缚、超越物质和精神限制的境界。让我们逐句分析:

1. 一喻以喻空,空必待此喻。 用第一个比喻来说明什么是空性。空性并不是指物理上的空无一物,而是指一种超脱的、不被世俗束缚的状态。这里的“待此喻”是说这个比喻本身就是通往理解空性的桥梁。

2. 借言以会意,意尽无会处。 通过语言传达思想,但语言本身并不能完全表达思想的深刻内涵。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来接近真理,但真正的理解是超越语言的。

3. 既得出长罗,住此无所住。 “出长罗”可以理解为从束缚中解脱出来。这里提到的“无所住”意味着超越了任何特定的状态或形式,能够自由自在地存在,不被任何东西所束缚。

4. 若能映斯照,万象无来去。 如果能够照见这种真理的光辉,那么世间的事物就不会有来去的界限。也就是说,理解了这种真理,就能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看透万物的本质。

整首诗通过十个比喻,一步步引领读者进入一种超越世俗、超越物质和精神束缚的境界。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和自由不是束缚在语言和具体形式中的,而是在理解和超越这些形式之后,能够自由自在地存在。

诗中所传达的精髓在于:通过深入的思考和内心的净化,能够达到一种超越物质和精神束缚的状态,从而真正理解和体验到生命的本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