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到山中休憩、寻访禅意的闲适生活场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隐逸情趣。
首联"胜地来休沐,山程懒忌前":诗人来到风景优美的地方休假,在山路上悠闲漫步,连前方的路程都懒得去计较。用"懒忌前"生动表现了放松自在的心境。
颔联"草堂新杜曲,诗格旧临川":新建的草堂里传出新的曲调(杜曲可能指乐曲),但诗人的诗风仍保持着临川派(宋代文学流派)的传统。这里展现了诗人既享受当下生活,又坚守文学传承的态度。
颈联"客乘千珠履,翁琴百涧泉":来访的客人穿着华贵的鞋子(千珠履),而山居老翁(可能指诗人自己)的琴声与山涧流水相和。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尾联"参寻幽路滑,空想石头禅":在湿滑的幽静小路上寻访禅意,遥想当年高僧"石头和尚"的禅理。最后以空灵的禅意作结,给全诗增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意境。
全诗通过休沐、山行、草堂、琴泉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闲适雅致的山居图。诗人将日常生活细节与自然景物、禅宗典故巧妙融合,既表现了隐逸生活的惬意,又透露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心灵宁静。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