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监灵运诗

弱植慕端操,窘步惧先迷。
寡立非择方,刻意藉穷栖。
伊昔遘多幸,秉笔侍两闺。
虽惭丹雘施,未谓玄素睽。
徒遭良时诐,王道奄昏霾。
入神幽明绝,朋好云雨乖。
吊屈汀洲浦,谒帝苍山蹊。
倚岩听绪风,攀林结留荑。
跂予间衡峤,曷月瞻秦稽。
皇圣昭天德,丰泽振沈泥。
惜无雀雉化,休用充海淮。
去国还故里,幽门树蓬藜。
采茨葺昔宇,剪棘开旧畦。
物谢时既晏,年往志不偕。
亲仁敷情昵,兴玩究辞凄。
芬馥歇兰若,清越夺琳圭。
尽言非报章,聊用布所怀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南朝诗人颜延之写给朋友谢灵运的赠答诗,表达了对乱世中理想破灭的苦闷和归隐田园的复杂心境。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理想破灭的失落感 诗人开篇用"弱小的树苗向往挺拔"比喻自己曾有高洁理想,但现实却像走在迷途中。他提到自己曾有幸在朝廷任职("秉笔侍两闺"),虽然官职不高但也尽心尽力。可惜遭遇乱世("王道奄昏霾"),朝廷昏暗如阴云笼罩,导致他与好友(谢灵运)被迫分离,就像屈原被流放一样无奈。

二、归隐生活的双面性 回到故乡后,诗人过上了修补茅屋、清理菜园的田园生活。但"物谢时既晏"暗示这种生活并非完全自愿——就像花朵凋谢、太阳西沉,是时势所迫的选择。他在自然中寻找慰藉:听山风掠过岩石,采林间嫩芽,遥望衡山思念友人,这些描写充满山林野趣。

三、真挚的友情告白 最后诗人用"兰花凋谢仍有余香"赞美谢灵运诗文的清雅高洁。他强调写这首诗不是为了客套回报,而是真心倾诉胸臆。这种在政治黑暗时期依然坚守的文人友谊,让诗歌超越了个人的哀怨,展现出精神上的高贵。

全诗的魅力在于将政治苦闷转化为山水意境,把归隐的无奈与自然的治愈融为一体,最终升华为对纯真友情的珍视。诗中"听山风""采嫩芽"等生活化描写,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面对逆境时,如何在自然与友情中寻找精神出路。

颜延之

颜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曾祖含,右光禄大夫。祖约,零陵太守。父显,护军司马。少孤贫,居陋室,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嗜酒,不护细行,年三十犹未婚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