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尘
燕幕回春,蛛檐罥絮,陌头认取新妆。
几日骊歌,馀声犹在雕梁。
回飙轻飐菱花影,有个人、宝瑟凄凉。
检红笺、细写相思,泪黯千行。
洛神赋后清才减,久低徊罗袜,想像明珰。
香界微闻,红楼隔雨相望。
重寻坏壁留题句,感潘郎、鬓已如霜。
祇宵来、千里云开,应共清光。
几日骊歌,馀声犹在雕梁。
回飙轻飐菱花影,有个人、宝瑟凄凉。
检红笺、细写相思,泪黯千行。
洛神赋后清才减,久低徊罗袜,想像明珰。
香界微闻,红楼隔雨相望。
重寻坏壁留题句,感潘郎、鬓已如霜。
祇宵来、千里云开,应共清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一段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春日里的孤独身影 开篇用"燕子在屋檐下筑巢""柳絮挂在蛛网上"这些春日景象,反衬出主人公的寂寞。他走在街上看到人们换上新装,却想起离别时友人唱的歌仿佛还在梁间回荡。这里用"菱花镜晃动"的细节,暗示主人公心神不宁,拿着琴瑟却只感到凄凉。
第二层:纸上相思与年华老去 主人公在红色信笺上写满相思,泪水打湿纸张。这里用"洛神赋"的典故,暗示自己才华不如从前,只能徘徊在回忆里,想象着心上人佩戴玉饰的模样。"红楼隔雨"的描写特别传神,就像隔着毛玻璃看人,想见却不得见。
第三层:时光流逝中的永恒思念 主人公寻找当年在墙上题写的诗句,发现就像潘岳(古代美男子)一样,自己两鬓也已斑白。但结尾笔锋一转:虽然人已老去,但当夜空放晴时,相信相隔千里的两人仍能共享同一片月光。这个结尾把悲伤升华成了温暖的期许。
全词最动人的是三个对比:热闹的春天与孤独的主人公,曾经的才华与如今的憔悴,衰老的现实与永恒的思念。就像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在时间面前感到无力,却依然执着地相信某些情感能够超越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