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十四首 其十
一朝对狱吏,荣辱安可论。
苏生佩六印,奕奕为殃源。
主父食五鼎,昭昭成祸根。
李斯佐二辟,巨衅钟其门。
霍孟翼三后,伊戚及后昆。
天人忌盈满,兹理固永存。
方知得意者,何必乘朱轮。
灭景栖远壑,弦歌对清樽。
二疏返海滨,蒋诩归林园。
萧洒去物累,此谋诚足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出自《览古十四首》中的第十首,通过对历史上几位著名人物的评价,探讨了名利与德行的关系,以及人们对权力和荣誉的态度。
1. 绛侯成大绩,赏厚位仍尊:这是指绛侯周勃,他建立了大功勋,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和高的地位。这句话意在展示一个人因为功绩可以获得荣耀和地位。
2. 一朝对狱吏,荣辱安可论:然而,即使曾经辉煌一时,周勃最终被关押在狱吏手中,荣耀和耻辱之间没有可以衡量的标准。“荣辱安可论”强调了人生中可能遭遇的转折和不可预测的变化。
3. 苏生佩六印,奕奕为殃源:苏生指的是苏秦,因拥有多枚印信而显得光耀,但这些印信最终成为了祸端的根源。“奕奕为殃源”表示看似光辉的东西可能会带来灾祸。
4. 主父食五鼎,昭昭成祸根:主父偃因为享用了五鼎之食而变得显赫,但这也成了他遭祸的根源。“昭昭成祸根”意味着显赫的地位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5. 李斯佐二辟,巨衅钟其门:李斯辅佐两位君主(秦始皇和胡亥),最终却遭遇了重大灾祸。“巨衅钟其门”表示重大祸患降临在他头上。
6. 霍孟翼三后,伊戚及后昆:霍光辅佐三位皇帝,但后来家族遭受牵连。“伊戚及后昆”暗示家族因权力而受到波及并遭殃。
7. 天人忌盈满,兹理固永存:上天和人间都忌讳骄傲自满,“兹理固永存”指出这一道理是永恒不变的。
8. 方知得意者,何必乘朱轮:通过这些例子,作者意识到,真正的满足不一定需要显赫的地位和财富。“何必乘朱轮”意味着得意之人不一定非要拥有高官厚禄才能感到满足。
9. 灭景栖远壑,弦歌对清樽:远离繁华,隐居山林,以琴棋书画为伴。“灭景栖远壑”表示远离喧嚣繁华,过着宁静淡泊的生活。
10. 二疏返海滨,蒋诩归林园:东汉的疏广和西汉的蒋诩都曾归隐海滨和山林中。“二疏返海滨,蒋诩归林园”展示了他们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
11. 萧洒去物累,此谋诚足敦:远离世俗的纷扰,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这才是明智的选择。“萧洒去物累,此谋诚足敦”强调了摆脱物质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安宁。
总之,这首诗通过历史上几个人物的生平和结果,告诫人们不要过于追求名利,而应当保持谦逊低调,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