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悼灵座主》是一首悼念高僧的诗,表达了对逝去高僧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的背景
诗中的“灵座主”指的是已经去世的一位高僧。诗人在悼念这位高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敬仰和对高僧生平的追忆。第一联:“道不分年少,朝闻夕可亡。”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道与德并不是只属于年轻人,一个人即使在早晨听闻,也可以在傍晚就失去。这里用“朝闻夕亡”比喻高僧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智慧和功德却是永恒的。第二联:“讲精文彻梵,吟好句谐唐。”
这句话赞扬了高僧在讲经说法上的高超技能,他的每一句话都深入精妙,符合佛教经典的精神。同时,他还善于作诗,诗句优美和谐,如同唐代的诗歌一样。第三联:“托质思他界,遗骸厌此方。”
这里表达了高僧对于超脱世俗、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诗人认为高僧的灵魂已经离开这个凡俗世界,安息在更高尚的所在,而他的遗体则无法满足这一追求。第四联:“台宗旧游在,名共白云香。”
这一联提到高僧曾经参访过的佛教圣地,以及这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诗人认为,高僧的名字将和这里的白云一样,永远散发着香气,象征着他的名声和精神永远流传。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高僧智慧、品德、追求和名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高僧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诗人借景抒情,将对高僧的怀念与对佛法的追求相结合,既是对高僧的赞美,也是对佛教教义的颂扬。行端
(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