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晋江黄俞邰会稽罗宏载牂牁江辰六黄山江梦得黑窑厂登高归饮梦得寓斋同赋
眼前好景重阳节,羸马难寻郭隗台。
碣石晴云宫树迥,燕山积翠凤城开。
深杯坐惜持螯会,短发羞称献赋才。
归步天街凉似水,月明清露满高槐。
碣石晴云宫树迥,燕山积翠凤城开。
深杯坐惜持螯会,短发羞称献赋才。
归步天街凉似水,月明清露满高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在重阳节登高聚会、饮酒赋诗的温馨场景,充满了秋日的闲适与文人雅趣。
首联"眼前好景重阳节,羸马难寻郭隗台"点明时值重阳佳节,虽然骑着瘦马找不到传说中的郭隗台(战国时燕昭王为招贤纳士所筑的黄金台),但眼前秋景已足够美好。这里透露出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豁达。
中间两联写登高所见:晴朗天空下,碣石山的云朵与远处宫殿的树木相映成趣;燕山苍翠的景色环绕着京城。朋友们围坐饮酒吃蟹("持螯会"指吃蟹的聚会),虽然头发稀疏(暗示年纪已长)不好意思自称有才华,但依然兴致勃勃地即兴作诗。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文人聚会的雅致与自谦。
尾联写归途:夜晚的街道清凉如水,月光下沾满露水的槐树显得格外清幽。这个静谧的结尾与白天的热闹形成对比,让人感受到聚散有时、尽兴而归的满足感。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重阳节从登高到宴饮的全过程,既有"晴云"、"积翠"等明快的秋景描写,又有"深杯"、"短发"等充满人情味的细节,最后以清凉的月夜收束,读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古人过节时那份淳朴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