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 一九八三年春暮,京行方南归,独对小庭花树,虚室寒灰,思故人生死之隔,怆然感赋
孤鸿燕北归来,归也又惊春晚。
迎柬谁裁,陌上空歌缓缓。
篆香一炷试招魂,奈化轻烟飞散。
待吟笺焚与,万千心事,不成都幻。
换韶光、绕砌花篱草,舞碧飞红参半。
如此黄昏,争得更匀寒暖。
最伤懵懂床前别,还道十年相挽①。
到如今,剩对雕盒寒灰,伴予凄惋。
迎柬谁裁,陌上空歌缓缓。
篆香一炷试招魂,奈化轻烟飞散。
待吟笺焚与,万千心事,不成都幻。
换韶光、绕砌花篱草,舞碧飞红参半。
如此黄昏,争得更匀寒暖。
最伤懵懂床前别,还道十年相挽①。
到如今,剩对雕盒寒灰,伴予凄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从北方回到南方后,面对暮春庭院时的孤独与哀伤。全词以"孤鸿"自比,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表达了对逝去故人的深切怀念。
上阕开篇用"孤鸿"比喻自己独自归来,发现春天已快结束,暗示美好时光的流逝。"迎柬谁裁"两句写庭院无人迎接,只有陌上飘来的歌声,营造出空寂氛围。接着用"篆香招魂"的细节,生动表现试图与亡魂沟通却徒劳无功的怅惘,最后"焚诗笺"的举动更凸显思念之情的无处寄托。
下阕转入对庭院景物的描写。花草繁茂却红绿参半,暗示生命与凋零并存。黄昏时节的寒暖不均,烘托出内心的矛盾与凄凉。最动人的是回忆与故人分别的场景——当时天真地约定十年后再聚,如今却只剩骨灰盒相伴。这个细节把生离死别的痛楚写得尤为真切。
全词最打动人心的有三点:一是用"孤鸿""轻烟"等意象将抽象情感具象化;二是通过焚香、焚稿等具体动作展现思念;三是对当年懵懂约定的追忆,用平凡细节戳中人心。词中那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招魂举动,和"物是人非"的庭院对照,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刻骨铭心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