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 其一 下汴月夜

寒浸东倾不定。更奈橹声催紧。堤树胧明孤月上,暗淡移船影。

旧事十年愁未醒。渐老可禁离恨。今夜谁知风露里,目断云空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月夜行船场景,传递出深沉的离愁与时光流逝的感伤。

上片写实景:寒冷的月光洒在动荡的河面上,急促的摇橹声不断催促着行船。河堤上的树木在朦胧月光中若隐若现,一弯孤月升起,船影在暗淡的水面上缓缓移动。四个动态画面(晃动的河水、急促的橹声、孤月升起、船影移动)共同营造出清冷孤寂的夜航氛围。

下片转入抒情:十年前的往事至今想起依然令人愁绪难解,人到中年更难以承受这样的离别之苦。最后两句尤为动人——在这个风凉露重的夜晚,有谁能理解我凝望云散天尽的孤独?这里"目断云空尽"既是实写远眺天际,也暗喻往事如云烟消散、前路茫茫的人生况味。

全词妙在将物理环境与心理状态完美对应:摇晃的河水对应动荡的心绪,急促的橹声像不停催促的时光,孤月与船影正是孤独的自我写照。词人用"渐老可禁离恨"这样直白的口语化表达,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瞬间共情那种中年疲惫感。最后定格在遥望天际的画面,留下无限怅惘的空间。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