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命使北始渡瓜步江诗

校尉始辞国。
楼船欲渡河。
輴轩临碛岸。
旌节映江沱。
观涛想帷盖。
争长忆干戈。
虽同燕市泣。
犹听赵津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奉命出使北方、初次渡过瓜步江时的复杂心情。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出征场景的壮阔画面 诗的开篇像电影镜头:校尉(军官)刚告别都城,高大的战船就要横渡江河。使臣的华车停在沙石岸边,仪仗队的旗帜倒映在江水中。这些画面既展现了使团的威严,又通过"欲渡""临岸"等动作让场景充满动感。

2. 触景生情的心理活动 当将领看到汹涌江涛,联想到军中帐篷的起伏;面对辽阔江面,想起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这里用"想""忆"二字巧妙连接眼前景与心中事,揭示军人特有的条件反射——任何壮阔景象都会本能联想到战争。

3. 矛盾情感的深度刻画 结尾两句最耐人寻味:虽然像荆轲赴秦般悲壮(燕市泣典出荆轲刺秦前的告别),但听到的却是赵国人渡口的欢歌。这种对比既表现军人对使命的凝重感,又暗示百姓对和平的向往,形成家国情怀与民间生活的诗意碰撞。

全诗通过渡江这个日常军事行动,层层递进地展现了军人职业思维与人性情感的碰撞,在雄浑的画面中藏着细腻的心理刻画,让读者看到古代军人有血有肉的精神世界。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