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 其八

所赍千金剑,通犀间碧玙。翡翠饰鸡必,标首明月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乐府 其八》像一幅华丽的珠宝展柜,用短短四句勾勒出古代贵族的奢华佩饰。

前两句"千金剑"和"通犀碧玙"形成强烈对比:一把价值连城的宝剑,却装饰着温润的玉石(通犀指犀角,碧玙是青玉)。这里暗藏玄机——刚硬的武器与柔美的饰品奇妙融合,暗示着贵族既要有武力威慑,又要展现儒雅风度。

后两句更显奢靡:用翡翠装饰鸡形佩饰("鸡必"可能是腰带扣),剑柄顶端还缀着夜明珠。诗人像用放大镜聚焦这些细节:翡翠的绿、明珠的亮,在阳光下会如何流光溢彩?这种极致的物质描写,实际上在不动声色地揭露当时贵族阶层的奢靡风气。

全诗妙在没有直接评价,只是冷静罗列这些华贵物件,就像现代人拍奢侈品特写镜头,让读者自己感受其中暗含的讽刺——当权者把财富都挂在身上炫耀,与乐府民歌常关注的百姓疾苦形成强烈反差。这种"炫富式"的写法,反而比直接批判更有力。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