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洞

张公婴世网,久抱烟霞致。
兹焉远于役,登探始快意。
晨邀二三子,振策戒徒隶。
搜奇历榛莽,揽胜穷幽邃。
言指灵洞游,贾勇各将事。
于铄我皇明,奇甸标玉旨。
卓彼称先觉,文庄昌其委。
后来更数公,济济嗣英轨。
寥落百馀年,于今无乃是。
尝闻岳降神,申甫同一揆。
元运有代谢,考时则可矣。
谓予言无徵,请质东坡氏。
金鸡第一星,文笔无双士。
兹言谁与归,徵应当在此。
主人顾予笑,子言良有以。
作者非人一,吾生愧衰鄙。
置此且勿谈,努力前修企。
庶几异代名,或与兹峰比。
语毕发长啸,何物终不毁。
磨崖各大书,乾坤吾与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和朋友一起去探访张公洞的经历和感悟,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探洞之乐(前12句) 作者原本被世俗生活束缚,一直向往山水之乐。这次终于有机会和朋友一起去张公洞探险。他们清晨出发,穿过杂草丛生的山路,尽情欣赏幽深奇特的景色。这段描写生动展现了文人雅士结伴游山的快乐,就像现代人组团去网红景点打卡的兴奋感。

第二部分:历史感叹(中间16句) 看着山洞,作者联想到明朝的辉煌历史和当地出过的名人(文庄公等人)。他感慨百年来再没出现过这样的杰出人物,用"岳降神"的典故比喻人才就像山岳孕育的精灵一样难得。提到苏轼(东坡)和金鸡星的传说,暗示这个山洞可能真是块风水宝地。这段把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联系起来,就像我们现在参观古迹时会联想到历史故事一样。

第三部分:人生感悟(最后12句) 同行的朋友听完作者的感慨会心一笑。作者自谦说比起前辈们,自己太平凡了。但他认为只要努力追求卓越,或许也能像这座山峰一样留名后世。最后以豪迈的"磨崖题字"作结,表现出"与天地同在"的豁达胸怀。这就像现代人在景区刻"到此一游"的心理,不过作者表达得更高级——不是单纯留名,而是追求精神境界的永恒。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三种情感的融合: 1. 探险自然的新鲜感(像驴友的兴奋) 2. 怀古思今的历史感(像导游讲典故) 3. 超越平凡的志向(像立flag要奋斗)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没有单纯写风景多美,而是通过山洞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种"借景抒怀"的手法让诗歌更有深度。最后那个"磨崖题字"的细节尤其生动,把文人雅士的豪情定格在了山石之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