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郊园

景外郊园胜,芳原引兴长。
高谈开曲宴,雅奏发清商。
丛菊篱边色,芙蓉水面妆。
荷衣辞故绿,柳带变初黄。
晚照莓苔径,秋阴薜荔墙。
泉声经竹坞,霞彩散林塘。
踞石呼毛颍,临流泛羽觞。
文人骋妙说,飞翰即成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秋日郊园》描绘了一幅秋日郊外园林的闲适画卷,用清新自然的笔触带我们走进诗人的雅集时光。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1. 秋日雅集的欢乐氛围 开篇先点明郊园景致比寻常更美,芳草萋萋的原野让人诗兴大发。诗人和朋友们在高谈阔论中摆开私宴,有人弹奏着清越的古乐(清商是古代雅乐的一种)。这里没有繁琐的礼节,只有文人相聚的随性自在。

2. 细腻生动的秋景特写 中间六句宛如一组秋日镜头:竹篱边丛菊绽放,水面上芙蓉(荷花)像精心打扮的佳人;荷叶褪去夏日的鲜绿,柳条开始泛黄;夕阳把青苔小径染成暖色,爬满薜荔的围墙投下斑驳阴影;竹林间的泉水叮咚作响,晚霞的光斑在林间池塘跳跃。诗人用拟人手法("辞故绿""变初黄")让植物有了人情味,色彩层次丰富得像调色盘。

3. 纵情诗酒的文人雅趣 最后四句展现文人特有的浪漫:他们随意坐在石头上呼唤毛笔(毛颍)准备题诗,在溪水边玩起"曲水流觞"的饮酒游戏(羽觞是古代酒杯)。灵感来时,妙语连珠,挥笔就能写成华章。这种率性而为的创作状态,正是古代文人最向往的潇洒境界。

全诗妙在把常见的秋景写出了新意,既有"菊/荷"的传统意象,又有"苔径/泉声"的细节捕捉。更难得的是通过景物烘托出聚会的雅致——没有直接写人,但谈笑风生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诗人用文字搭建了一座充满秋韵的园林,邀请读者共赴这场穿越时空的雅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