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儿慢 蔡如川环游西南北,赋此壮行
蜀布搜賨,秦倍访华,跳出蚕丛天险。
散关东去路,倚巴山雄剑。
踏破中原千里来,历尽江淮河汉。
老残游,贯朔南,看取湖云铺簟。
未敛。
齐州九点。
谁遣蛮花,逗起长途悽感。
武昌城外月,似眉痕初染。
独过三湘知几重。
梦断芳兰微飐,夜郎遥,甲秀迟登,半程犹欠。
散关东去路,倚巴山雄剑。
踏破中原千里来,历尽江淮河汉。
老残游,贯朔南,看取湖云铺簟。
未敛。
齐州九点。
谁遣蛮花,逗起长途悽感。
武昌城外月,似眉痕初染。
独过三湘知几重。
梦断芳兰微飐,夜郎遥,甲秀迟登,半程犹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名叫蔡如川的人壮游中国西南、西北和北方的经历,充满了豪迈的游历情怀和深沉的人生感慨。
上阕开篇用"蜀布""秦倍"等历史典故,暗示主人公从四川出发,穿越艰险的蜀道。他带着宝剑东出散关,踏遍中原大地,游历江淮黄河汉水,像个老练的旅行家一样走遍南北,看尽如铺开的席子般广阔的湖光云色。
下阕转为抒情。"齐州九点"化用李白诗句,写从高空俯瞰大地的辽阔视野。旅途中的异乡花草勾起了游子的愁绪,武昌城外的月亮像新画的眉痕般清秀。独自穿越湖南的千山万水,梦中仿佛闻到微风中摇曳的兰花香。最后写尚未到达的贵州夜郎地区和甲秀楼,暗示旅程还未完成。
全词通过空间转换展现壮游历程,既有"踏破中原"的豪迈,也有"逗起长途悽感"的细腻。用"眉痕初染"形容新月,"芳兰微飐"写梦中花香,意象清新动人。结尾"半程犹欠"留下余韵,让读者想象未完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