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现实的无奈,情感深沉而复杂。
前两句写旅途的艰辛:溪水曲折,云雾笼罩山谷,赶路缓慢;傍晚投宿在偏僻的旅店,听着草虫悲鸣,更添孤寂。这里用"迟"和"悲"字,暗示了心情的沉重。
中间四句是情感的核心:游子的愁绪像远方的江水一样绵长,夜晚的波涛声更添忧愁;梦中回到故乡的空山,却被雨雹惊醒,暗示归乡梦碎。接着直接交代原因:家乡因战乱荒芜后被变卖,而自己入关谋生,黑发在夜晚迅速变白,可见思乡之苦对身心的摧残。
最后两句是无奈的感慨:即使东归故乡,境遇未必比现在漂泊更好;更何况,连东归的日子都遥遥无期。这种"想回不能回"的矛盾心理,展现了战乱时代普通人的生存困境。
全诗通过"孤店虫鸣"、"夜雨惊梦"等生动意象,将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清醒的痛苦:明知回乡也物是人非,却仍止不住思念;明知归期无望,却仍存幻想。这种矛盾心理,正是许多异乡游子的真实写照。
张乔
(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