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 冼玉清属题授经图(一九五七年)
琅玕风动弦歌⑴答。
过眼沧桑真一霎。
休将旧恨⑵感秦灰,好抱遗编⑶开汉业。
南州多士传心⑷法。
坐看珠光终出匣(原注:一作“料得微言当有合”。)。
河清高歌转眼明(原注:一作“高歌瞬即见河清”。),暮诵朝弦共欢洽。
过眼沧桑真一霎。
休将旧恨⑵感秦灰,好抱遗编⑶开汉业。
南州多士传心⑷法。
坐看珠光终出匣(原注:一作“料得微言当有合”。)。
河清高歌转眼明(原注:一作“高歌瞬即见河清”。),暮诵朝弦共欢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写给冼玉清的《授经图》的题词,主题围绕文化传承与时代变迁展开,语言生动,充满希望。
上阕以"琅玕风动"起兴,形容教学场景如美玉相击般清雅。用"过眼沧桑"比喻时代巨变之快,劝人不要沉溺于历史伤痛("秦灰"指秦始皇焚书典故),而应专注研究典籍("遗编"),继承文化事业。
下阕称赞岭南学子("南州多士")传承学术精髓,用"珠光出匣"比喻人才终将闪耀。最后以"河清"典故(黄河水清象征太平盛世)表达对美好未来的信心,描绘早晚诵读、师生融洽的和谐画面。
全词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历史伤痛与未来希望、短暂变迁与永恒传承、个人情感与集体事业。通过教学场景的描绘,传递出在时代变革中坚守文化根基的信念,展现了知识分子以教育振兴民族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