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对远方老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无法传递心意的遗憾。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主题:老朋友在天边,三年没收到他的信了。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阻隔,让人感到孤独和牵挂。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描写想写信又怕生疏的矛盾心理:想写心里话,又担心太久不联系变得生分。就像看着天上远飞的大雁(古代能传信的鸿雁)和沉在江底的鱼(古乐府诗中常指代书信),都是看得见却摸不着的意象。
最后两句是情感爆发:这份心意终究没能传达,只能抱着遗憾不知所措。一个"恨"字不是真的怨恨,而是指那种憋在心里无处诉说的苦闷。
全诗妙在用日常小事(想写信)和常见景物(雁和鱼),把现代人也能共鸣的"想联系又怕尴尬""消息已读不回"这种社交焦虑,写得既含蓄又深刻。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跨越千年依然相通的、对友情的珍视和患得患失。
汪珍
宁国太平人,字聘之。博学工诗,隐居黄山下,时称南山先生。有《南山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