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耿湋水亭咏风联句

清风何处起,拂槛复萦洲(幼清)。
回入飘华幕,轻来叠晚流(凭)。
桃竹今已展,羽翣且从收(凝)。
经竹吹弥切,过松韵更幽(辅元)。
直散青蘋末,偏随白浪头(士修)。
山山催雨过,浦浦发行舟(器)。
动树蝉争噪,开帘客罢愁(羽)。
度弦方解愠,临水已迎秋(真卿)。
凉为开襟至,清因作颂留(皎然)。
周回随远梦,骚屑满离忧(湋)。
岂独销繁暑,偏能入迥楼(乔)。
王风今若此,谁不荷明休(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联句诗像一场接力赛,由多位诗人轮流描写"风"的神奇魅力。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四个部分来理解:

1. 风的诞生与旅行(前6句) 诗人们用镜头般的语言展现风的轨迹:从不知名的远方诞生(清风何处起),先轻抚过亭台栏杆,又缠绕水中小洲。接着它调皮地钻入华美帐幕,化作傍晚溪流上的层层波纹。古人用桃枝竹扇和羽毛仪仗来迎接它,展现风与人类生活的互动。

2. 风的音乐秀(中间8句) 这里把风变成天才音乐家:吹过竹林像急促的笛声,穿过松林变成幽远琴音。它时而掠过浮萍跳芭蕾,时而跟着浪花冲浪。更神奇的是,它能指挥整座山下雨,催促每片水域的船只起航。树上的蝉鸣和屋内人的愁绪,都被它即兴改编成自然交响曲。

3. 风的超能力(后续6句) 诗人们继续发掘风的特殊才能:像天然空调般驱散暑热,像心灵导师般化解烦闷。它能穿越高楼深院,带着远方梦境而来,也能勾起离愁别绪。最妙的是把秋风比作会写诗的艺术家("清因作颂留")。

4. 风的深意(最后4句) 结尾升华主题:这样的风不仅是自然现象,更象征美好时代(王风)。就像凉爽的秋风让人感激,清明政治也该让百姓感恩。通过"谁不荷明休"的反问,把自然之风与时代风气巧妙联系。

全诗妙在三点: - 用"团队创作"呈现多角度的风 - 把无形之风写得可见可听("动树蝉争噪"是声音,"偏随白浪头"是画面) - 最后自然过渡到对清明政治的期待,毫无说教感

这种联句形式就像现代的朋友圈接龙创作,既展示个人才华,又构成和谐整体,让我们看到古人观察自然的细腻和文字游戏的乐趣。

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