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二首 其二

王屋南崖见洛城,石龛松寺上方平。
半山槲叶当窗下,一夜曾闻雪打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寺的静谧画面,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王屋南崖见洛城,石龛松寺上方平"像用无人机航拍:站在王屋山南崖,可以远眺洛阳城,近处石龛旁的松林寺庙安静地坐落在平坦的山顶上。这里用"见"字巧妙连接了远眺和近观两个视角。

后两句"半山槲叶当窗下,一夜曾闻雪打声"突然拉近镜头到寺庙窗前:半山腰的槲树叶堆积在窗台下,诗人整夜听着雪花拍打树叶的声响。一个"打"字让雪有了声音和力度,明明是寒冷的冬夜,却让人感到意外的生动有趣。

全诗最妙的是最后这句"一夜曾闻雪打声",诗人不直接写雪多大,而是通过听觉来表现——能整夜听见雪打树叶声,说明雪下得又密又久。这种侧面描写的手法,比直接说"大雪纷飞"更有意境。短短四句,从远到近,从看到听,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带着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山寺雪夜。

司空曙

司空曙(生卒年不详),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司空曙为今天的永年县)人,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司空曙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