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

帝京元巳足繁华,细管清弦七贵家。
此日风光谁不共,纷纷皆是掖垣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京城里的热闹景象。前两句"帝京元巳足繁华,细管清弦七贵家"像电影镜头一样,先拍下整个京城张灯结彩的全景,再聚焦到达官贵人家中传出的丝竹音乐。后两句"此日风光谁不共,纷纷皆是掖垣花"特别有意思,表面说皇宫围墙边的花都开了,暗地里其实在吐槽:这满大街的"名媛贵妇"啊,就像宫墙边的花一样扎堆凑热闹。诗人用热闹的节日场面作背景,通过"掖垣花"这个双关语,既记录了节日盛况,又悄悄讽刺了当时跟风凑热闹的浮华风气。全诗就像一张发朋友圈的节日照片,配文却带着几分看透世事的幽默感。

杨凝

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