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蝴蝶在深秋时节依然飞舞的孤独身影,通过它来隐喻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前两句写蝴蝶不懂季节变化,深秋了还在花丛中嬉戏。这里用"尔何知"(你怎么知道)带点怜惜的口吻,暗示蝴蝶对即将到来的寒冬毫无察觉。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蝴蝶还沉醉在春日般的幻觉里("弄春晖"),但现实是带露的秋叶已非盛夏模样("今非昔"),寒霜中的花草("霜业")也难以为它提供庇护。诗人用"畴可依"(哪里能依靠)这个反问,突出蝴蝶无处栖身的困境。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篱笆边的秋菊所剩无几,蝴蝶只能把短暂的生命寄托在残存的花香("馀菲")上。这里的"簿命"(薄命)既是写蝴蝶,也是诗人对生命脆弱的感叹。
全诗妙在借物抒情,把秋蝶的处境写得像一幅动态画:我们仿佛看到一只天真的蝴蝶,在越来越冷的秋风里执着地寻找春天,却不知自己正飞向生命的终点。这种对微小生命的共情,正是打动人心的地方。
李方敬
(?—约855)唐太原文水人,字中虔。李憕曾孙。穆宗长庆三年进士。文宗大和中,历金部员外郎、祠户二部郎中、谏议大夫。开成五年,官长安令。武宗会昌末,坐事贬台州司马。宣宗大中初,迁明州刺史。四年,转歙州刺史。工诗。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