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虚照堂

宇空发天光,所患在自窒。
机乘不容穟,事至纷若栉。
是中有物横,满眼皆墨漆。
斯堂亦空欤,为我作虚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题虚照堂》用简单比喻探讨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常常被自己的执念和欲望蒙蔽,看不到世界的真相。就像一间堆满杂物的屋子,只有清空内心,才能让智慧之光照进来。

前四句用"天光"比喻真理或智慧,指出人最大的障碍不是外界,而是自己给自己设限("自窒")。就像稻穗太密反而阻碍生长("不容穟"),事情太多就像梳齿般密集时("纷若栉"),我们反而看不清本质。

后四句更形象:当心里塞满执念("有物横"),看什么都像在墨漆里摸黑。而"虚照堂"这个空堂("斯堂亦空欤")其实是在提醒我们:保持心灵的空明("虚室"),才能照见真实。

全诗精髓在于:我们总在抱怨世界黑暗,其实黑暗来自内心的堵塞。就像擦干净眼镜才能看清世界,只有清空贪欲、成见这些"心理杂物",让内心成为透光的空屋子,真正的智慧才会显现。这种"空杯心态"的智慧,对现代人应对信息过载、焦虑抑郁仍有启发。

彭仲刚

(1143—1194)温州平阳人,字子复。孝宗乾道间进士。为金华主簿,有吏才。赈衢州水灾,民赖以安。移临海县令。累迁国子监丞,坐试进士与知举者忤,罢职。起知全州,减郡费、宽商税,择学师教其子弟,自执经讲说。光宗绍熙提举浙东常平,令下而卒。有《监丞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