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望月

夜月家家望,亭亭爱此楼。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
渐映千峰出,遥分万派流。关山谁复见,应独起边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南楼赏月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月夜的静谧与诗人的孤寂。

前两句点明主题:家家户户都在望月,而诗人独爱这座小楼。这里用"亭亭"形容小楼,暗示它的孤高,也暗合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景物描写: - "纤云溪上断":薄薄的云彩在溪水上空飘散,画面轻盈灵动。 - "疏柳影中秋":稀疏的柳枝在秋月下投下斑驳的影子,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 "渐映千峰出":月光渐渐照亮群山,显出连绵的轮廓。 - "遥分万派流":月光洒在无数溪流上,像把水分成了千万条银带。

最后两句转入抒情:这样的月色让人想起遥远的边关,但又有谁能看见呢?只能独自品味这份边关将士的愁绪。这里的"边愁"既可能是实指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也可能是诗人借月色抒发的人生感慨。

全诗以月亮为线索,由近及远地展开画卷,最后将景物与情感自然融合。诗人用"纤云"、"疏柳"、"千峰"、"万派"等意象,既写出了月色的清丽,又透露出淡淡的忧伤,情景交融,余韵悠长。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