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维军前寄江南弟兄

二年征战剑山秋,家在松江白浪头。
关月几时乾客泪,戍烟终日起乡愁。
未知辽(一作聊)堞何当下,转觉燕台不易酬。
独羡一声南去雁,满天风雨到汀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在北方边疆征战的士兵写给江南家乡兄弟的家书,充满了思乡的苦闷和战争的疲惫感。

前两句交代背景:已经在剑山一带打了两年仗,而家乡在松江(今上海附近)的白浪江边。这里用"剑山秋"的肃杀和"白浪头"的汹涌形成对比,凸显战场的冷酷和家乡的遥远。

中间四句是情感核心:看着边关的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不再流泪;每天看着军营的炊烟,乡愁就止不住地涌来。不知道辽阳的城墙何时能攻下(暗指战争何时结束),反而觉得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壮志(指建功立业)太难实现了。这里用"戍烟"对"乡愁",用"辽堞"对"燕台",把具体的战争场景和抽象的人生抱负交织在一起。

最后两句最妙:诗人羡慕南飞的大雁,能在满天风雨中回到江南的沙洲。这里"一声"雁鸣与"满天风雨"形成强烈反差,用大雁的自由反衬士兵的束缚,用江南的汀洲对比苦寒的边关,思乡之情达到顶点。

全诗没有直接写战争残酷,但通过"征战""戍烟""辽堞"等意象自然流露;没有直白说想家,但"关月""乡愁""南去雁"处处透着思念。这种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