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 行石封山中小憩,见村姬焙茶偶咏
翠霭朝轻,红云昼暖,石乳玉苕乍茁。
斑筠初织青丝笼,恰是吴姬相约,春纤其撷。
香刺蒙蒙沾缀露,应摘尽、金蕾珠蘖,携轻篓、带笑归来,衣染暗香绝。
却早柴扉半掩,红泉初汲,中妇拍茶才歇。
蒸凝青琼,焙来绿髓,制就些些雀舌。
看云鬟影动,幽意引奇芬初泄。
倦文园、自来消渴,仙掌分尝,瓮瓯斟涧雪。
斑筠初织青丝笼,恰是吴姬相约,春纤其撷。
香刺蒙蒙沾缀露,应摘尽、金蕾珠蘖,携轻篓、带笑归来,衣染暗香绝。
却早柴扉半掩,红泉初汲,中妇拍茶才歇。
蒸凝青琼,焙来绿髓,制就些些雀舌。
看云鬟影动,幽意引奇芬初泄。
倦文园、自来消渴,仙掌分尝,瓮瓯斟涧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山间采茶、制茶的生动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美感。
上片写采茶场景: 清晨薄雾中,茶树新芽初绽("石乳玉苕乍茁")。采茶姑娘们("吴姬")灵巧的手指("春纤")采摘嫩芽,露珠沾湿茶叶("香刺蒙蒙沾缀露")。她们笑着归来,衣襟都染上茶香("衣染暗香绝")。这里用"金蕾珠蘖"形容珍贵的新茶嫩芽,用"带笑归来"展现劳动时的欢快。
下片写制茶过程: 回到家中,妇女们("中妇")开始制茶:打水("红泉初汲")、拍打茶叶("拍茶")、蒸制("蒸凝青琼")、烘焙("焙来绿髓"),制成珍贵的"雀舌"茶。制茶时发髻晃动("云鬟影动"),茶香四溢("幽意引奇芬初泄")。最后以文人品茶作结:疲惫的文人("倦文园")用山泉水("瓮瓯斟涧雪")冲泡新茶,享受这仙露般的滋味。
全词亮点: 1. 画面感极强,从采茶到制茶像连环画般展开 2. 善用颜色词:"翠霭""红云""青丝""绿髓"构成春日调色盘 3. 将普通劳动诗化:采茶变成"春纤其撷",制茶比作"仙掌分尝" 4. 通感手法:茶香可以"染"衣,制茶时能看到香气"泄"出
这首词把日常的茶叶生产写得如仙境般美好,展现了古人将平凡生活艺术化的能力,也表达了对自然馈赠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