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其一 腊鼓
鼕鼕打得年光去,春从细腰挝到。
社待祈蚕,盘将贴燕,响凑一群娇小。
乡心动了。
怎记里名虚,回帆信渺。
白雨跳珠,岁华如梦自惊觉。
忧时今又日老,正平悲壮意,传出多少。
豆子山前,灶君祠畔,莫变渔阳凄调。
番风预报。
定逐节催花,万红春闹。
逗起箫声,卖饧天气好。
社待祈蚕,盘将贴燕,响凑一群娇小。
乡心动了。
怎记里名虚,回帆信渺。
白雨跳珠,岁华如梦自惊觉。
忧时今又日老,正平悲壮意,传出多少。
豆子山前,灶君祠畔,莫变渔阳凄调。
番风预报。
定逐节催花,万红春闹。
逗起箫声,卖饧天气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热闹的腊鼓声开篇,描绘了岁末迎春的民俗画卷。上阕通过"细腰挝鼓""祈蚕贴燕"等生动细节,展现了一群少女击鼓迎春的活泼场景。"乡心动了"笔锋一转,带出游子思乡的惆怅——即使听到熟悉的鼓声,也记不清故乡的街巷名,归乡的船帆更是遥不可及。用"白雨跳珠"比喻时光飞逝,突然惊觉年华如梦。
下阕将个人感慨升华到时代忧思。词人借三国名士祢衡击鼓骂曹的典故,暗示自己也有满腔忧国之情。随后用"豆子山""灶君祠"等民间意象,祈愿鼓声不要变成安史之乱时的悲调。最后以乐观笔调展望春天:鼓声将催开百花,引出卖糖箫声,展现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全词巧妙融合了民俗风情、个人情思和家国情怀,像一部有声有色的微电影,从咚咚鼓声开始,在糖箫春闹中收尾,让人感受到寒冬里跃动的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