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听莺
花片(张南史)。
深浅(同上)。
半山晴(皎然)。
落月殷勤早莺(周贺)。
楚歌吴语娇不成(李白)。
多情(刘长卿)。
时时听一声(白居易)。
偶值门开暂相逐(元稹)。
声断续(卢仝)。
过尽重重屋(白居易)。
临高台(王勃)。
重徘徊(清昼)。
酌来(无名氏)。
留君醉一杯(戴叔伦)。
深浅(同上)。
半山晴(皎然)。
落月殷勤早莺(周贺)。
楚歌吴语娇不成(李白)。
多情(刘长卿)。
时时听一声(白居易)。
偶值门开暂相逐(元稹)。
声断续(卢仝)。
过尽重重屋(白居易)。
临高台(王勃)。
重徘徊(清昼)。
酌来(无名氏)。
留君醉一杯(戴叔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河传 听莺》是一首集句词,巧妙拼接了多位唐代诗人的名句,形成了一幅春日听莺的生动画面。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流动的春日画卷 全词以"花片"开篇,立刻带入落英缤纷的视觉场景。"深浅"二字让画面有了层次感,仿佛能看到阳光透过花瓣在山间投下斑驳光影。随着"早莺"的出现,画面突然有了声音——鸟鸣从视觉艺术转换成了听觉享受。
2. 声音的蒙太奇 词人用"楚歌吴语"形容莺啼,把鸟鸣比作南方柔媚的方言,这个比喻既新鲜又贴切。后文"声断续"的描写尤其精妙,就像我们现实中听到的鸟鸣时近时远,穿过层层屋檐传来,这种真实的听觉体验让整首词活了起来。
3. 微妙的情绪流转 从"多情"到"重徘徊",展现了听莺人细腻的心理变化。开始是单纯的欣赏,渐渐变成沉醉,最后竟生出"留君醉一杯"的冲动。这种从观察到共情,再到想与自然对话的情感递进,把寻常的听鸟体验升华成了人与自然的精神交流。
整首词最妙的是它用零散的句子,却构建出完整的春日叙事:我们看到花影移动,听到鸟鸣起伏,感受到诗人从愉悦到怅然的心绪变化。这种"碎片拼出完整"的创作方式,就像用不同诗人的调色板共同绘制了一幅春莺图,既展现古典诗词的传承,又创造出全新的艺术体验。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