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背郭千峰起,涵空一水泓。
风帆人共远,潮屿岁重耕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相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

第一句“背郭千峰起”: “背郭”指城外的山野,“千峰起”用夸张手法写出群山连绵的壮阔。就像站在城市边缘,突然看见无数山峰拔地而起,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凸显大自然的磅礴气势。

第二句“涵空一水泓”: “涵空”写水面倒映天空,仿佛把整片天都装了进去;“泓”形容水深而静。这句把镜头拉近,聚焦在一汪宁静的湖水上,天空云影在水中荡漾,画面静谧而空灵,与前句的雄浑形成巧妙对比。

第三句“风帆人共远”: 笔锋转向人的活动。风中扬起的船帆载着人驶向远方,“共”字暗含人与自然的互动——帆借风势,人随帆行,既有远行的自由感,又透露出人对自然的依赖。

第四句“潮屿岁重耕”: 潮水退去后,小岛重新露出,人们开始新一年的耕作。“岁重耕”点出时间的循环,也暗示人类在自然规律中生生不息。浪涛与土地、季节与农事,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田园画卷。

整体精髓: 诗人用短短20个字,把山、水、风帆、潮汐、耕作串联起来,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又有细腻的生活细节。通过动静结合(静的山与动的水、远行的船与劳作的农人),时空交错(瞬间的风帆与年复一年的耕作),传递出一种朴素的哲理:人虽渺小,却能在自然的韵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与天地共生。

魅力所在: - 画面感强:像一部山水纪录片,从远山推到近水,再切换到人的活动。 - 语言凝练:每个字都有分量,比如“涵”写水天交融,“共”写人与自然协作。 - 余味悠长:结尾的“岁重耕”让人联想到生命循环,读后能感受到平静中的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