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 龙涎香

泓下吟残,波中焰后,珠宫不锁痴睡。
沫卷盘涡,腥垂尺木,采入蜑船鲛市。
南蕃新谱,和六一、丹泥分制。
裹向罗囊未许,携归金奁先试。
炎天最饶凉思。
井华浇帛铺澄水。
百沸琼膏,嘘作半窗云气。
麝火温黁欲陷,又折入帷,犀袅难起。
螺甲重挑,茶烟较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龙涎香从采集到使用的全过程,充满了奇幻色彩和细腻的生活情趣。

上片写龙涎香的采集过程。开篇用"龙在海中吟唱""火焰在海波中熄灭"的奇幻画面,引出龙涎香是龙沉睡时流出的宝物。接着描写渔民冒险在漩涡中采集龙涎,送到集市贩卖。然后用"新配方""混合六一泥"展现制作工艺的讲究,最后以"先装香囊""再藏金盒"的细节,表现人们对这香料的珍视。

下片写龙涎香的使用体验。先说这香料特别适合夏天,能带来清凉感。然后详细描写焚香过程:要用井水浸泡丝帛铺底,看着香膏沸腾化作云雾缭绕窗前。再说香气浓郁得让人沉醉,连帐中犀角香炉都显得黯然失色。结尾用"重挑甲香""比茶烟更细"的对比,突出龙涎香的高雅精致。

全词最妙处在于: 1. 把传说与现实完美融合,让普通香料有了神话色彩 2. 工艺描写细致入微,像看古代"开箱视频" 3. 善用对比手法,如"炎天"与"凉思","麝火"与"犀香" 4. 通篇不用一个"香"字,却处处让人感受到香气

这种将日常生活写出仙气的笔法,正是古代文人最擅长的雅致情趣。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