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虎丘祖印相访

支岭高风远,杼山佳句稀。
云岩有开士,诗理到精微。
不知蓬户隘,未倦凎镮飞。
忘形任谈笑,敷衽评是非。
近师宣城老,远慕苏州韦。
我亦有吟癖,古人思与归。
愿闻碧云篇,所得如珠玑。
渔樵未晚出,乘兴叩禅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长文的作品,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整首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自在。

诗的开头,诗人提到了“支岭”和“杼山”,这两处都是风景优美的地方,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他说那里的“高风远”,风景开阔,而“佳句稀”,意思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灵感难得,写不出多少好诗。这其实是一种自谦的说法,暗示自己虽然身处美景之中,但才华有限。

接下来,诗人提到“云岩有开士”,指的是山中有修行的高僧或隐士。他们“诗理到精微”,意思是他们的诗歌造诣很高,能够深入浅出地表达深刻的哲理。诗人对他们的才华表示钦佩。

“不知蓬户隘,未倦凎镮飞”这两句,诗人说自己住在简陋的茅屋里(“蓬户”),但并不觉得狭窄;虽然生活清贫(“凎镮”指简陋的饮食),但精神上并不疲倦,反而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这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心态。

“忘形任谈笑,敷衽评是非”是说诗人与朋友相处时,不拘礼节,随意谈笑,甚至可以铺开衣襟(“敷衽”),坐下来讨论是非对错。这种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和思想的自由交流。

“近师宣城老,远慕苏州韦”这两句,诗人提到自己近学“宣城老”(可能指谢朓,南朝诗人,曾任宣城太守),远慕“苏州韦”(可能指韦应物,唐代诗人,曾任苏州刺史)。这两位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诗人,诗人以他们为榜样,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我亦有吟癖,古人思与归”是说诗人自己也有写诗的癖好,常常思念古人,希望与他们为伍。这里的“归”可以理解为精神上的归宿,诗人希望通过诗歌与古人对话,找到心灵的寄托。

最后四句,诗人表达了对“碧云篇”(可能指高僧或隐士的诗作)的向往,希望能读到如珠玑般珍贵的诗句。他说“渔樵未晚出”,意思是自己虽然过着渔樵般的隐逸生活,但还不算太晚,仍然可以“乘兴叩禅扉”,即兴致勃勃地去拜访高僧,探讨禅理和诗歌。

整首诗的核心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他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友人谈笑、拜访高僧等场景,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淡泊的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