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言诗 其十

羽化华岳,超游清霄。云盖习习,六龙飘飘。左配椒桂,右缀兰苕。

凌阳赞路,王子奉轺。婉娈名山,真人是要。齐物养生,与道逍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羽化成仙、遨游天界的奇幻景象,核心思想是追求道家逍遥自在、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开篇"羽化华岳"四句用电影镜头般的画面感,展现主人公从华山飞升、驾着龙车在云间遨游的场景。六龙拉车的意象既显仙气,又暗含《易经》"时乘六龙"的典故。

中间"左配椒桂"四句像特写镜头:仙人腰间左边挂着香草(椒桂),右边别着兰花(兰苕),有仙童(凌阳)在前引路,王子在后驾车。这些意象都在强化神仙世界的瑰丽奇幻。

最后四句点明主旨:在仙山(婉娈名山)寻访真人(道家得道者),追求"齐物"(万物平等)、"养生"(修身养性)的境界,最终达到与"道"(自然规律)合一的逍遥状态。这种超脱物欲、回归自然的思想,对现代人缓解焦虑很有启发。

全诗用绚丽的想象构建仙境,实则表达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就像现代人幻想"诗和远方"一样,诗人通过神仙故事,寄托了对现实束缚的超越。

嵇康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