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雪寄退之

天王二月行时令,白银作雪漫天涯。山人门前遍受赐,
平地一尺白玉沙。云颓月坏桂英下,鹤毛风剪乱参差。
山人屋中冻欲死,千树万树飞春花。菜头出土胶入地,
山庄取粟埋却车。冷絮刀生削峭骨,冷齑斧破慰老牙。
病妻烟眼泪滴滴,饥婴哭乳声呶呶。市头博米不用物,
酒店买酒不肯赊。闻道西风弄剑戟,长阶杀人如乱麻。
天眼高开欺草芽,我死未肯兴叹嗟。但恨口中无酒气,
刘伶见我相揄揶。清风搅肠筋力绝,白灰压屋梁柱斜。
圣明有道薄命汉,可得再见朝日耶。柴门没胫昼不扫,
黄昏绕树栖寒鸦。唯有河南韩县令,时时醉饱过贫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诗人所经历的寒冬中的艰难生活,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寒冷和贫困的深刻感受,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些不公。

诗的开头部分:“天王二月行时令,白银作雪漫天涯。”就像是在说,大冬天里下了场大雪,把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洁白的银子。这里的“天王”指的是皇帝,诗中用“天王二月行时令”来暗指寒冬的时节。而“白银作雪”则是比喻的大雪,这里用了“漫天涯”来形容雪下了非常广,横跨了整个大地。

接着诗人通过“山人屋中冻欲死,千树万树飞春花”这样夸张的表达,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家中的冷,以及外面那看似春天的景象。这个对比凸显了屋内的寒冷和外界看似温暖的反差。

诗中还提到“菜头出土胶入地,山庄取粟埋却车”,这是说菜地里的菜被冻住了,无法取出,而农民为了获取粮食,只能把车子埋在雪地里。这反映了在寒冬里人们生存的艰辛。

“冷絮刀生削峭骨,冷齑斧破慰老牙”则是更进一步地形容寒冷对人的折磨。诗人在暗示,寒冷就像一把刀,削去了人的骨骼,也像一把斧头,砍去了牙齿的舒适感,这些都是在展示诗人所处环境的极端寒冷。

诗的下半部分,通过描写病妻流泪、孩子哭着要奶喝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一种悲惨的生活状态。而“市头博米不用物,酒店买酒不肯赊”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即使卖粮食换取粮食这样的生活必需品也变得艰难,酒铺更不会赊账给穷人。

“闻道西风弄剑戟,长阶杀人如乱麻”描绘了一种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人们生活在恐惧之中,即使轻微的风吹草动也可能引发暴力。而“我死未肯兴叹嗟”则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悲观态度,预示着无法改变困境的无奈和绝望。

诗的最后一段“但恨口中无酒气,刘伶见我相揶揄”中,诗人表达了对酒的渴望,同时用“刘伶见我相揶揄”表达了对那些富贵人的讽刺和不满。最后,“清风搅肠筋力绝,白灰压屋梁柱斜”则是在描述由于寒冷和贫困,诗人身体虚弱,生活条件恶劣。

诗的最后一句“唯有河南韩县令,时时醉饱过贫家”则是诗人对一个体恤穷人、能够帮到穷人的官员的感激之情。整个诗作通过对寒冬生活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愤懑与无奈。

卢仝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0